
顺应市场潮流,再论市场风格模型节奏切换!
投资逻辑不是一成不变的。顺应市场趋势,必须让我们每个人认真面对起来!
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逻辑下的各种策略表现
首先我们看看自2008年-2016年6月之间,由于市场重组套利机制被市场不断利用,中小盘个股表现是极为优异的。
来看这组回测模型
从模型本身回测来看,用中小盘逻辑在这几年表现是非常抢眼的,做好中小创那几乎是不会赔本的买卖。逻辑简单,比如做总市值模型,挑35亿以下的公司买,亏损股是最佳选择。 按流市值模型做,挑9亿流通市值买,也几乎是不赔本的买卖。
这个逻辑一直在延续,哪怕是2016年6月之后,类似逻辑似乎还没有看到溃败的迹象。
而同期如果做大票,买蓝筹,买业绩优秀的公司,则是这个样子。
熊市可以跑赢市场,到了牛市几乎完全落后于市场。
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方框之后来分析,今年3月份以来,两个策略似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小票策略几乎是一夜之间一落千丈,原有的逻辑似乎完全报废。
另一边厢看看蓝筹白马的表现。
几乎在小票回落的同时,蓝筹绩优加上成长属性的公司,白马变成了黑马一路向上狂飙!
我们再把两个策略重叠起来,大家这样看的会更明晰!
2014年以来各种策略之间的差异!小盘股是完胜市场的!蓝筹股是最差选择一点没错!
我们把时间调到近1年,大家会发现了重大趋势变化
蓝筹白马股在今年3月份开始,似乎如脱缰野马的飞奔,不得不让我去考虑背后逻辑关系的变化。
IPO发行,重组失效,去杠杆,去泡沫化正在进行中,你说是资金抱团追逐上证50,顶住指数,我觉得这个假说不成立。
更应该认为,市场在重新定位风格模型,走重组之路可能已经到头。走业绩成长可能只是刚刚起步。
市场风格的变化绝非以市场投资者意志为改变的,我更认为这是以国家意志为改变的。
市场内生逻辑告诉我们,回归投资原理,让资金脱虚入实,降低杠杆率是重塑经济强国的重要一个改革步骤。
我们需要顺应潮流,顺应趋势,顺应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