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 会投资

  • 综合
  • 股票
  • 板块
  • 嘉宾
  • 课程
  • 基金
  • 经理
  • 说说
  • 掌评
  • 消息
  • 好看
  • 话题

历史上的资产泡沫及其破灭——③英国南海泡沫事件

路引子 来源:路引子 15-04-22 14:17

历史上的资产泡沫及其破灭——③英国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经济泡沫一语即源於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时代的英国已是投机成熟的年代。在那个年代,拥有股票被认为是一种特权。在大英帝国长年持续繁荣的庇护下,人人渴望成为有钱人。而对于普通市民想成为有钱人来说,投资机会显得不足,于是便产生了形成新的投资对象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当法国出现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投机狂潮,热钱都涌向法国时,英国人更感到不安,也希望英国出现类似于密西西比那样的公司可以投资,于是南海公司登场了。

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为了解决由于战争而引起的财政困难,在与政府的交易中获得了一系列特权,如南美贸易垄断特权等。一般大众认为南美贸易是一个巨大的财源,投资该公司股票一定能获得暴利,于是狂热地购买南海公司的股票。1720年,公司发表了要买下高达3100万英镑的全部国债,尽管议案还没有被提交到议会,但该公司的股票却受到英国国民的狂热追捧,股价从130英镑一下子上涨到300英镑。

1720年4月12日,在国会通过上述议案的第五天,南海公司以每股300英镑的价格发行新股,即使连国王也没能抑制住自己的欲望,买入了相当于10万英镑的新股。当股价涨到800英镑时,贵族员议员的半数以及下院议员的过半数都购买了南海公司的股票。股价终于突破了1000英磅大关,投机热达到最高潮。许多人一下子变成了有钱人,其他人见后也都纷纷加入投机行列。

    阿莱依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的:“政治家忘记了政治,辩护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忘记了做生意,医生忘记了病人,店主忘记了自己的店,传教士忘记了传教台……”。甚至连那些贵夫人都忘却了傲慢和虚荣心而加入了投机行列,连大物理学家牛顿也加入了投机行列,结果损失惨重。事后牛顿感叹地说“我能计算出天体的变化,却推算不出人们的狂热程度”。

但仅一个南海公司远远满足不了全体投机者的欲望,于是人们便寻找第二、第三个南海公司,就像当年美国发生泡沫经济时,人们要寻找第二个zhilokes和第二个IBM,也像前几年日本IT泡沫经济时,人们要寻找第二个雅虎,第二个软件银行,第二个光通信一样。

反正与南海公司有关联的企业的股票全部飞涨,同时各种荒唐无稽的风险企业像雨后春笋似地出现了,如防海盗船的建造公司、马的品种改良促进公司、头发买卖专营公司、私生子抚养院建设公司、从铅中提取银的创业公司以及永动车轮开发公司等。只要这类公司的股票一上场就涨,就像前几年IT泡沫经济时,只要和网络、手机等一挂钩,股票就飞涨一样,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

    最终南海泡沫经济破灭了。最具讽刺意义的是起因不在外部,而在南海公司内部。当股票飞涨时,公司职员为了获得利益,便开始抛售手中拥有的南海公司的股票,结果引起市场连锁反应,股票暴跌。由于南海泡沫事件的破灭,许多地主和商人失去了资产,成了英国的政治大问题。而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一般股份公司的设立都是被禁止的,这对以后的英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许这就是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被美国取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警示:文中如涉及个股仅作案例之用,不构成任何推荐!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X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