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最近的调整并没有上升到系统性风险,但并不意味着个股可以高枕无忧。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27日当天,两市共有2803家上市公司;而截止到2018年6月21日收盘,其中的2090家公司已经跌破了2016年1月27日的收盘价,占比高达75%。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公司在当年流动性冲击下形成的底部,并不是真正的市场底部;在经历过三年的市场检验之后,大部分公司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沿着同样的思路,我们同样可以去设想:如果市场出现反弹,我们手中持有的有些公司可能化险为夷。但是如果再用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当下一次调整来临的时候,它能不能经受住市场的冲击,会不会再度被市场所抛弃,出现更低的价位?
和上一次不期而至相比,投资者在这一轮调整当中所遭遇的风险,更像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在文章的结束,我仿佛看到了投资模糊的真相:从长期来看,投资没有投机可言。
警示:文中如涉及个股仅作案例之用,不构成任何推荐!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推荐
评论(3)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