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我们继续观察近4次熊市的共同点。
二 底部估值都比较低,但比较估值有分歧
前次熊市底部,上证指数PE分别为16.5、13.2、9.8倍,PB分别为1.6、2.0、1.3倍,通过上图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 每轮牛市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的高点都在不断走低,而且2015年顶峰时,上证的PE也仅为23倍,一度成为许多人鼓吹牛市仅到半途的主要依据。为什么,因为上证指数最近,掺了越来越多各种会压低估值的东西。
这其实也符合我们的国情,那就是钱都被银行和大型央企给赚走了,而市场给的银行和大型央企的估值又非常低,他们占上证的权重又非常高,所以每轮牛市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比以前低。所以不拿剔除金融地产之后的上证指数,就大咧咧地来和你谈估值底,都是耍流氓,估值不是那么比的!当然大家可以看深证100指数,这个指数相对公平一些。
三 破净率和IPO也有相似之处
前三次的熊市大底时,市场情绪是很低迷的。998点、1664、1849点时的破净公司数量分别为206个(占比16%)、160个(占比10%)、180个(占比7.3%),现在市场的破净家数是399家,占比是11%,目前仅次于998点的16%,如果达到16%,那么沪深两市将会有576家股票跌破净资产。
前面三次熊市大底时都暂停了IPO,下图是上证IPO月度发行数量。目前虽然没有完全暂停,但IPO的节奏显然比2016年和2017年慢了很多。
最后我们来看看年度换手率情况,前三次熊市的年度换手率分别为:275%、392%、123%,当下的年度换手率为113%,如果从换手率的角度来看当下的换手率已经是近几次熊市最低水平。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每次熊市之后的牛市是如何开启的?跟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流动性息息相关,后面我们会再度探讨熊转牛的推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