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国辉:“刺耳”“扎心”话是真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今天一篇文章《李克强:不管是“刺耳”甚至“扎心”的话,请敞开来讲》刷屏。文章中提到,在15日召开的总理座谈会上,包括余永定、马云在内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就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说了很多大实话。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其实在上个月接受某财经专访时,就首先提到了稳增长的重要性,他提出的一个观点:中国要解决目前的其他所有问题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进行,很吸引眼球,他的观点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今日他的原话是这样:“如果没有必要的增长速度,所有稳定性指标都会恶化,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等长期问题将无从谈起或难以推进。”
对于当前经济增速的加速下行,很多的高频数据都可以佐证,不出意外,即将公布的12月份数据将继续下台阶。
最近几天以来,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率先进行了宽松的调整,在进行了今年度第一次超预期的降准以后,最近几个交易,央行继续释放流动性高达1.12万亿,这都是必要且及时的措施,在逆周期调节方面,央行走在了前面,我们应该给央行点赞。
不过,仅仅有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是不够的,因为由央行投放的流动性并不一定能进入实体企业,不足以扭转当前信用紧缩的局面。财政政策需要积极起来,或者说应该更加积极起来!
首先,政府不必死守3%赤字率,并且目前的财政支出还不够积极。3季度末,广义政府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8.5%,较今年二季度末下降1.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7.1个百分点,广义政府支出大幅下降。
其次,只要划清市场和政府的界限,不参与僵尸企业的救助,增加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将降低全社会风险而非增加风险。
最后,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可以保持总需求的稳定,目前出口、内需等都将出现明显的下滑,积极的财政政策非常有必要。
因此,单纯央行的货币宽松作用有限,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不作为或者作为太小,要迅速的积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