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板到底给股民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创业板是2009年设立的,我们来看看当时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市场管理当局开设创业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但是,站在不同立场的人,对于创业板还是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对于能够敲开这扇大门的创业投资企业来说,他们像阿里巴巴那样掌握了“芝麻开门”的仙诀,凭着资本市场的魔力,轻松地成为让人艳羡的大富豪;而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创业板的出现,很可能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在接受投资机遇诱惑的同时,可能更多地要承受无法想像的市场风险的折磨。
现在来看,市场的确验证了当时多数专业人士的看法,创业板肥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大股东废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割了股民。
下图是创业板设立之后的融资金额,包含再融资,创业板近10年,IPO融资总额为3881亿元,再融资的金额为5088亿,在2013年前,再融资很少,可在2015年开始加速,2016年再融资金额近1900亿元,这也是近期商誉暴雷的原因。
IPO是直接从市场抽血,再融资虽然不直接从市场抽血,但投资者退出的渠道确实二级市场,因此最后买单的还是二级市场,还是股民。另外大股东近10年套现金额接近2000亿,这就意味着股民拿了近万亿资金来支持创业板,但现在可以说是一地鸡毛。
未来创业板还可以跌到什么程度?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但创业板的兄弟科创板,马上要开市了!
警示:文中如涉及个股仅作案例之用,不构成任何推荐!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推荐
评论(1)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