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万人的投资行为是情绪化的,冲动的!
我们很多行家和搞股评的,都热衷于用自己喜好的技术分析工具、数理模型等,来分析和预测未来的行情走势,以及指数的变化位置,而且说得神乎其神,头头是道。有些人竟然可以根据开盘的位置,以及5分钟线、15分钟线等,就能推算出一天的行情走势,指数是收阴线还是收阳线。
当然你不能说他们说的都不准,很多时候确实还是比较准的,甚至是精准预测。正因为这些技术分析和预测有准确的时候,所以才有了市场,让人们沿用至今。
但在许多场合,尤其是在行情突变时,这种技术分析方法就会失灵。就像创业板指数本周走出了单周最大涨幅,是任何搞技术分析的都无法预料的。因为市场千万人的投资行为在很多时候都是情绪化的,冲动的,他们的行为结果只有在交易结束时才能看出,而事先是无法预测和预料的。
既然投资者都是情绪化的,冲动的,那为什么很多时候,那些技术分析又管用呢?因为大众投资者除了情绪化和冲动外,还有一种屈从心理。投资者很多时候都会表现出无奈的屈从心理。比如当股市连续下跌,市场看空声一片,股评家都在忽悠散户降低仓位。很多散户已经被套得很深了,本不想割肉,但市场笼罩着恐怖阴霾,很多股民屈从现实,被迫无奈地抛掉了股票。
由于大众投资者的屈从心理和市场的高度同步性,在特定的环境和气候下,行情便会沿着一种惯性轨迹运行,所以在很多时候,指数确实会像许多技术分析者预测的方向走。
然而一旦形势突变,气候转暖,市场疯狂,大众投资者的情绪化冲动又会占上风,这种冲动和狂热是根本无法预测的。
就像当年的英国南海泡沫事件中,阿莱依描述的那样:“政治家忘记了政治,辩护律师忘记了法庭,贸易商忘记了做生意,医生忘记了病人,店主忘记了自己的店,传教士忘记了传教台……”。甚至连那些贵夫人都忘却了傲慢和虚荣心而加入了投机行列,连大物理学家牛顿也加入了投机行列,结果损失惨重。事后牛顿感叹地说“我能计算出天体的变化,却推算不出人们的狂热程度”。
所以在大牛市行情中,我们不要去预测,跟着市场走,以求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