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早盘拉房地产的时候,有人问是不是可以买了?毕竟地产股价调整了几年了,已经来到了历史低位。在说这个问题前,先看最近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
先是南京六合搞了引入人才的购房便利,后是天津滨海科技园等地试行“承载非首都项目发展”,搞的什么意思大概能看明白吧。
当然,你不能问,一问就是我们绝没有放松房地产。
这种因城施策,引入人才的好戏,已经一次又一次出现了。这次也不会只有两个城市。
银根方面也颇为配合,9月逆转了此前三个月紧控按揭的态势,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了15%。(7/8/9三个月分别是5%,-3%和3%)。
说来说去,如果你把政策研究视为一种打听消息的研究,你就会永远觉得地产都看不到明天了。
如果你把政策研究视为一种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之下的动态博弈,你就不会那么想。 地产调控的目标是维持现状,观察指标是房价和土地收入。
房价下降,土地收入下降,没有理由不迎来微调。托底的决心是强烈的,反应是迅速的。
这么多年,调控改变的并不是目标,而是手段。手段更高明了,市场也更平稳了。 当然也更无聊了。
每年都是这么一波,然后稍有苗头房价上涨,就会有~~~~
房地产不能是刺激经济的短期工具,从根本上是因为我国的住房保有量,以及房屋空置率,而不是一个决心问题。
不管有没有决心,房地产都不能是刺激经济的工具了。 但房地产又不能说拜拜。
吃药只讲种类不讲剂量是耍流氓,前几天有人说消费税改变了央地关系——消费税最多能挤出4000亿给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是多少呢?
前8个月就接近5万亿。房地产资产占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比例有多大呢?
也许以后每年都四季度搞一次,二季度反过来搞一次。我们或许能见证罕见的,永远平稳的资产价格(还没有靠限价,二手也平稳)。
问题只不过是,永远有多远。
倒是外资和机构,似乎看到了一些你们看不到的信息。今天北上资金,大举买入万科公司,而另一家龙头保利的股价老早新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