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主要说说游资大佬被罚36亿,
不是蹭热点,而是看看我们能否从中获利。
事件真相相信大多数朋友已经知道。
大致过程就是汪姓私募大佬,从健康元老板和董秘处,提前获知未公开信息,(该老板实控公司转让股份给小马哥,小马哥加持,必然爆炒),利用十几个账户建仓潜伏达10亿多,获利9亿多,大概太高调,被监管盯上,查处,加上三倍罚款27亿多,合计罚没36亿。
个中是非曲直不是我们关注的。
我们关注的重点是:
我们能否从中受益。
如果某个大佬再来一次同类的操作,我们能否搭个便车。
先看图。
按照监管部门的说法,主要建仓期是3月16日-4月1日。
确实从3月16日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异动(大佬密集建仓区)。
但是最初的异动是2月13日开始,中间历经春节长假,
可能是其他内幕知情者买入造成的,只是很分散,不像汪大户这么张扬。
11个交易日后(3月16日),汪姓私募大佬才大举建仓。
7个交易日后就开始了涨停之旅。
最终上涨200%
再看整个过程全图。
按照上图这样划分,相信朋友们可以看的很清楚。
前期股价一潭死水;
然后内幕消息知情人建仓,造成股价上涨,成交量大幅增加;
建仓完成后开始大幅拉升。
我们关心的是,我们能否在游资建仓期识别出来,
跟随游资布局,等待拉升。
答案是:能!
所有的消息都反映在股价运行中。
我们不需要知道内幕消息,照样能从股价和成交量异动中识别出来。
这种消息刺激类的股票,一般不允许长期建仓,因为上市公司保持消息未公开时间短,否则知情人越来越多,容易失控,所以游资只能仓促几天拉升建仓,成交量会明显异常。
利用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识别出来。
然后提前买入,潜伏,等待游资拉升获利。
我们的股市从来都不缺游资,
只不过小马哥变成了免税牌照。
说不定不久之后我们又能见到游资大佬操控王府井的内幕。
游资操控层出不穷,只要掌握了游资建仓的规律,
这次错过了,不要紧,下次抓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