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两家上市公司,几乎是同时上市都是上海超级长时间的上海市公司。但是最后他们股票绝对价格相差很大,一个跌回十几年前股票原型,一个翻六倍。背后是什么原因,翻六倍的虽然没有跑过房价,但是吃亏也不是很多。


       部分药业营业费竟然高达50%,药价奇高和消费过程中费用极高有相当的关系。带量采购实际就是在打破医药重销售不重研发的弊端,通过大量采购大幅降价打破医药销售环节垄断价格的陋习!让药企回归重质和竞争的本源!     短期只在4+7城市实行带量采购,未来全国全面开展后,药价还会降的更低,老百姓一定能吃上又便宜又好的药! 四、结束语:仿制药企业会大洗牌 仿制药是指与商品名药在剂量、安全性和效力、质量、作用以及适应症上相同的一种仿制品。世界上将有150种以上总价值达340多亿美元的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到期以后,其他国家和制药厂即可生产仿制药,药价应该大跌。 《我不是药神》主人公程勇从印度购买500元一瓶格列宁,在中国销售5000元一瓶还大赚,2003年现实价格是2.35万一瓶,一年吃药花几十万的人大有人在。格列宁当时在专利保护期,售价奇高。而印度认为这是救命药不给专利保护,任由企业仿制。格列宁过专利保护期后,药价降到1000—4000,列入医保后患者能报销80%。如果格列宁能成为带量采购药品,价格会更低,是对患者巨大的福音。 通过用电影故事解读,就更容易理解带量采购最终目的是为实现药品过专利保护期后,药厂生产仿制药价格不能雷同专利药,必须大幅下跌的良苦用心。 借助《我不是药神》宣传的精神,部分医药企业宣称带量采购打压药价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我们是不是要反问:药企赚钱重要还是老百姓活命更重要?
爱尔眼科则比较简单,上市以来净利润一直提升,从上市0.925亿元到201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8.94亿元。净利润增长没有停止过,最后总市值翻十倍,几乎等同于净利润增速。
 

       以上三张图是中字头股票,走势都是窝底之后大突破,从技术分析上来说,跟一把成功概率较高。这点有一定技术分析基础投资者都能得出该结论,但是为什么我会认为此种机会成功概率不一定高呢?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