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辉:市场进入可操盘期,哪类股票机会更大?在消息面降准的刺激和不少市场传言影响下,市场在上周五1月4日展开了强势的反弹,成交量也出现较之前明显的放大,从两天的盘面走势上,也出现了热点扩大化、涨停板个股普遍化,市场的热情明显上涨,陷入冰点的市场重新焕发了一点生机,市场进入了可操作期。

上证指数日K线走势图

仔细观察盘面,从最近两个交易日不同指数的走势图上,出现了明显的一个现象:代表大盘股的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等走势明显较弱,分别上涨幅度为1.99%、3.02%、2.79%;而代表小盘股的创业板综、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等走势相对较强,分别上涨幅度为5.20%、4.27%、4.96%。

上证50指数日K线图

创业板综指数日K线图从已经发生的走势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小盘股明显强于大盘股。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结论是否可持续,至少最近一段时间是否延续?笔者认为,这样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从背后的逻辑分析,对于A股来讲,大小盘的风格分化是一个特色,这与国外市场,尤其是成熟市场明显不同,对于成熟市场来讲,股价上涨与否的主要驱动力在于企业盈利情况,同涨同跌的迹象明显。但对于A股来讲,除了企业盈利以外,估值的因素(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也占据了主要的影响力,并且从历史的走势中,通过归因分析,对于大部分A股来讲,估值的因素起到了75%的比重,企业盈利仅占据25%的影响力,这与成熟市场完全相反。

另外,对于大票来讲,本身由于机构资金的看重,更加依赖于企业盈利的预期变化,而对于小票,更加依赖于估值尤其是流动性的改善。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这次上涨的主要诱因是由于降准等货币政策的放松、基建发力等逆周期政策的强化,也就是说未来最大的变化依然将是逆周期的调节,而由于宏观经济的加速下行,企业盈利将继续下滑,因此背后的逻辑依然成立。也就是说,未来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股上涨的逻辑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小盘股依旧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逆周期相关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