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上海交大用摩托罗拉芯片打磨后改名为“汉芯”)
后有无耻之徒改头换面Chrome内核浏览器,换个皮肤叫“红芯”。美其名曰自住可控国产内核,我真想一口唾沫喷它脸上,MMP还要不要脸了?!
(红芯浏览器内核文件,大量chrome框架,Chrome为谷歌公司的开源浏览器内核)
红芯浏览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操作界面与谷歌Chrome浏览器大致相同,诸如断网界面也与其有着高度类似,均有一只小恐龙画面。基本可以断定,红芯浏览器与众多国产浏览器一样,仅是一款chrome的套壳浏览器,与其宣传中宣称的自主内核相差甚远。
对chrome的套壳本是国产浏览器界的常见现象。毛利了解到,谷歌chrome浏览器除了正式发布的chrome版本外,尚有一个chromium项目,供开发者开源使用。
对于该开源项目,谷歌的要求仅为标注来源即可,使用成本极低,国内多款浏览器,如UC、360、搜狗等均采用了该方案。只是,像红芯浏览器这样公开宣称拥有自主内核,确实罕见。
根据红芯浏览器官网,该产品的客户主要是政府相关机构与国企。红芯联合创始人兼COO高婧甚至表示,在当下的全球竞争市场环境下,既有政治红利又有技术红利,一方面是核心技术国产化的趋势,从政府最高层开始对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扶持,另一方面,红芯跟市面上大家在用的浏览器最大的区别是定位不同。
其独有定位,正是在To B,“目前中国浏览器活跃用户超过3.5亿,其中超过60%是在办公场景中使用的,而企业级的安全浏览器就会成为一个企业应用的入口,成为一种效率工具,能够与OA、ERP、CRM融合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高婧宣称。
其多轮融资均是在“云适配”时期获得。据了解,在2012年成立后,2013年科大讯飞对其进行了3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此后,晨兴资本、达晨资本、IDG资本又对其多次投资。
对于这种不要脸的回应,我们理应用舆论的声音让他们清醒,不要再欺骗资本方,欺骗政府,欺骗民众了!按照你们的标准,我聘请3个开发人员,可以打造出“赤橙红绿青蓝紫”七个版本的“芯”浏览器,最终我可以继续升级功能后,整合它们成为“彩虹芯”!不过,这是赤裸裸的诈骗,这是赤裸裸的诈骗,这是赤裸裸的诈骗!!!你们请谢罪吧!
(惨不忍睹的指数)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