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号的文章写过芯片,想做好,先改变固有思维 然后再讲大逻辑方面,这是一次长达两年的产业链见顶,之后需求持续不振的疲软周期。现在进入了需求复苏之下的,补库存周期。
半导体方向,日内最强 数据来源:阿牛智投 19年 一波的芯片科技行情,是在消费电子,5G手机的爆发下带动的。之后消费电子和手机虽有长尾效应,但过了消费高峰,芯片公司均在消化估值。 之后遇到了疫情,下游需求不振,工厂没有信心,产能去的比较多。大家都很悲观,所以行业整体疲软到今年上半年。但之后的新能源需求起来,消费电子,电脑等需求也逐步恢复,但是产能却紧缺了。所以半导体一直涨价,但产能却一直缺,这时候厂家开始扩产能。
半导体设备受益公司,近期较为强势数据来源:阿牛智投 那么逻辑线来了,不用扩就有产能的,比如士兰微,一枝独秀。然后扩产需要设备,设备的两家代表性公司充分受益。之后虽然一直喊国产替代,但高端替代不了,那么相对低端的,MCU,SOC 以及小行业的芯片替代效应来了。富满电子,全志科技,中颖电子等小芯片牛股层出不穷。 这一波需求是由新能源方向带动,那么功利半导体和三代半导体全面受益。 之后产能问题逐步解决,大的芯片公司开始逐渐复苏,业绩向好,风险偏好向好。之后产能上来,材料需求释放,光刻胶,硅片开始走强。 每一个环节,均有很多受益的公司,但记住,这一轮是新的补库存周期,类比于19年,不要轻易以短线思维看待。不过又不尽相同,需求的发起逻辑不一样,且,相对于那时候,下游的复苏,没那么顺畅。所以行情走的相对纠结,不线性还是正常。......本文任何信息内容都仅供投资者参考,涉及到的个股,只是对基本情况的一种陈述,不是推荐,所有投资决策及其后果均由投资者自行负责。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阿牛智投投资顾问:季梦杰 证书编号:A0460619080002
贵州茅台的上涨,难道只是资金的抱团行为?数据来源:点掌财经 比如白酒或者消费类基金,茅台是标配。比如新能源方向的,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是标配。 但这时候,有“聪明”的投资者发表观点了,我不会参与这类资金的接盘行为。 这时候我就在想,难道贵州茅台,这么多年的上涨,就只是资金的推动而上涨的么?答案,很明显不是。是茅台的业绩稳定增长,带来的整体估值的抬升,吸引了资金对稳定和增长的确定性追求,从而推升了估值,然后才是股价的抬升。 同时茅台的业绩表现,和业绩的预期,又兑现了这种资金对他的期望,从而更加坚定了资金的信心,从而实现了看似资金抱团的行为。 但难道问题的核心,不应该是这家公司优秀么?业绩的稳定,或者成长的预期的确定性,为前提。他怎么不去抱团其他的呢,这才是关键!
比如光伏就有成长价值,但有机硅的上涨就有一定周期性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