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 会投资

  • 综合
  • 股票
  • 板块
  • 嘉宾
  • 课程
  • 基金
  • 经理
  • 说说
  • 掌评
  • 消息
  • 好看
  • 话题
毛羽

毛羽

VIP
投资顾问
资深市场人士
赞美率:99%
投资顾问
简介:擅长价值发掘及通过公司基本面发掘股票,在长期的投资经历中发掘万科、金融街、五粮液、江中药业、沈阳机床、中材国际等众多的优质股票以及房地产、银行、工程机械、白酒、化工等投资价值大幅上升的行业。
简介 :擅长价值发掘及通过公司基本面发掘股票,在长期的投资经历中发掘万科、金融街、五粮液、江中药业、沈阳机床、中材国际等众多的优质股票以及房地产、银行、工程机械、白酒、化工等投资价值大幅上升的行业。
人气 18万+
赏金 6761
粉丝数 13238
顶你 dragon 赠送
咖啡 欧总基金经理董事长 赠送
咖啡 欧总董事长 赠送
收到的礼物(共12个)
赠送礼物
  • 888牛
  • 688牛
  • 198牛
  • 88牛
  • 68牛
  • 8牛
  • 2牛
  • 1牛
立即赠送
2017-08-02 00:20:28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430人气
   两周前的观点是“创新中国,永不枯竭”,本周判断“目前处于防守区域”。
   环境复杂,要以多策略应对多变化
   现在的环境与之前有所不同。以前同涨同跌,现在则是“跌完之后有涨,涨完之后又有跌”,形成了多变的环境。当前的环境更复杂了,私募机构参与的多了,“吹哨的人”也下场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不断提升应对方略。
   今年总会有一段时间出现这样一个情况:经过一轮反弹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急跌,尤其会发生在中小板上。两周前我们还在谈坚定看好中国的新兴产业,认为中国股市不止有漂亮50,还有高新企业。但严酷的现实给了一个小教训。这种情况在过往投资的经历中,发生了不止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14年的12月份,整个月都是在涨大票跌小票。
   目前以防守为主
   来看一下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当前市盈率中值还有62倍。中小板和创业板最近总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弹后,出现急跌的情况。这其实从操作上是比较好理解的,类似十多年之前的坐庄策略。庄家出货后打压股价,一定是略有反弹,呈现“反弹状”,然后用很轻的力气稍微一摔,股价便急速往下沉,一直沉到庄家认为可以进场的时候才被接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看到市场存在高估的风险,是因为市盈率中值还有62倍,在2012年底,中小创两年惨跌,当时市盈率中值是37倍左右,现在还有62倍。这就给了主力让中小盘继续往下沉的机会和空间。
   我们可以把目前的市场看成是两支票:一支是小票,一支是大票,超级主力玩的是大票,但也不会放弃小票的机会,其实手中也没多少小票的筹码,就会四两拨千斤,为了收集筹码故意往下砸,原本需要100分的力气,有一众吃瓜群众的恐惧,现在花10分就足够了。目前小票就处在这么一个环境,教练员下场了,有钱,还有政策,所以整体上对小票要谨慎。
   哪些指数仍可做多?
   根据最新的研究,还有一些指数仍然处在多头区域。比如,超大盘指数、资源50指数、上证材料指数、上证能源指数。材料、能源的走强,可以认为是新的经济周期到来了,当下国企、能源类、资源类的复苏非常明显。
   资源指数本身的表现远远落后于上证指数,上证指数5年里面上涨47%,资源下跌了18%,但经过优化的资源指数是上涨128%。资源目前是处在复苏的周期,是通过智能选时的模式,可以让资源指数在下跌的时候能刹住车,上涨的时候能加上油。资源行业刚开始复苏,通过增强后的资源指数的走势远强于本身的资源指数。
   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会让投资发生很大变化,预测中国不用5年的时间会出现没有基金经理的人工智能基金,靠AI和人工智能管理的基金,可能比无人驾驶汽车更早面世。高盛已经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在海外对包括交易员、分析师、基金经理等进行大量裁员,估计也很快也会发生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当中。(根据点掌财经视频整理)
2017-07-19 09:34:33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056人气
    50走强,源于事件驱动
    最近有了一些新的研究。上证50指数、包括一些消费、蓝筹的概念,自3月以来走势一直很强。上证50指数以及300消费指数的持续上涨,到底是价值回归,还是另有缘由?回头去看,由MSCI事件驱动因素所产生偶发因素,恐怕要高于内在价值的原因。何谓事件驱动?就是有“事件”将要发生。通常而言,一个公司有“事件”,是例如“重组、定增、大合同、管理层增持”等等。但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此轮蓝筹行情的最大事件就是加入MSCI。这是一个将会“有新增资金入场的”,而且是“国际大指数会被动带来钱”的新元素。因此“为何50指数会一枝独秀”、“价值个股会一枝独秀”就豁然开朗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不是只有价值和蓝筹,更不是只有大盘。比如前几周提到的“建设中国,永不落幕”,A股的建筑业指数长期走势比上证50指数要好很多。此外“创新中国,永不枯竭”,创新,更是中国30年以来的特征性标签。    当下市场整体还处于多头氛围,但有些指数,比如300消费指数、防御50指数等都已经有了明显的“头部信号”。此外例如公用指数、深证文化指数、消费50指数、商业指数、地产指数,现在都已经要注意风险防范而不是积极冒进。     只谈梦想,带不来真金白银
    每轮牛市的到来,都是伴随着一些重要事件。当年有一句话叫“德隆不倒,大牛市不来”,果然德隆倒了后,牛市就来了。
    当前乐视也面临着种种的问题,乐视是一家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企业。今天乐视的股份被司法冻结,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非常紧张了。分析乐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数百亿的营业收入带来的现金流量是很少的,尤其是16年末,经营现金流出10亿,投资现金流流出100亿,为了寻求平衡,钱只能从筹资现金流来,筹资的100个亿,又变成低效资产。利润表虽然做的很漂亮,但现金流危机是企业自己过度放大杠杆,导致无序扩张带来的严重后果。
    当年德隆轰然倒塌,也是因为资金流的问题。但后来发现德隆在资本市场上收了很多好的资产,还是挺具有远见的。今天不能说乐视做的每一笔投资都是盲目的,但很多投资目前看都是低效的。乐视员工在代表出席各种活动时,表现出的风格都十分类似贾总的风格,谈的东西都很高大,但给人的感觉是不接地气。都在谈梦想,但梦想是带不来真金白银的。100亿的现金流出,靠什么去还?控制人的股权被质押、冻结,可以预见一旦复牌,乐视的股价会面临断崖式下跌。乐视可能会被银行等债权方像“饿虎扑食”般“债务重组”,才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本次实际控制人的股权被冻结,只是推到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中国市场远远不止漂亮50
    投资是要追求确定性的。在大数据和AI智能化时代到来之际,新的定量分析方法、工具层出不穷。AI时代来临,理论上市场什么时候都是好时候,什么时候进去都能赚钱,但要看得是投资者自己的钱多还是钱少,钱少的时候追求潜在高收益,钱多的时候去追求收益率的稳健性。
    300消费指数、上证50指数和上证高新指数最近2年表现最好的是300消费指数,而上证高新跌了25%,貌似上证高新指数很差,但其实不然。对标周期拉长到5年,上证高新指数远远跑赢了上证50和消费300指数。                      创新中国 永不枯竭                                    高新指数、300消费指数及上证50指数优化对比    看一个指数的好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时代的大趋势。美国原来铁路指数、毛皮指数,现在已经没落甚至消失了。对于各类指数,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指数优化,能够让这些指数在上涨的时候跟得上,下跌的时候不跟随下跌,相当于一辆汽车装上了刹车。上证高新指数是高贝塔指数,波动率很大,做这些股票的时候容易过山车。经过优化后,上证高新指数收益可以远超预期。这些指数还有很多,诸如中创新兴、创业新兴、高端装备、科研服务指数等,总之中国市场远远不止漂亮50,代表创新中国的好指数还有很多。(根据点掌财经视频整理)
2017-07-05 09:08:0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965人气
    本周判断“短线风险需谨慎”。     谨慎指数陡升,应保持谨慎
    市场总是有些规律可循的,但往往又会出人意料。上周我们分析投资50指数也会有接盘侠的风险,从过去一周情况来看,50指数的确高位回调。近期的反弹属于“弱势反弹”。大盘下跌至今,按理说出现的反弹应该是一波很有力度的反弹,但目前来看“不温不火”,注定了目前只是一个“弱势”的行情。
    在“弱势反弹”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情绪指数。周五是短线情绪的高点,周一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情绪指数的峰值。每次短线情绪处于高位时,后续市场回调的概率很大。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果没有估值低估的机会,长线价值机会约等于没有,而短线机会又到了一个风险区。目前谨慎指数也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因此对目前的行情应该保持谨慎,不要太乐观。
    金融行业不宜过度保护
    今天周小川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讲了一个重要观点,虽然目前对金融行业非常保护,但是也要持开放的态度。这几年金融行业中最紧俏的是牌照,支付公司有支付牌照,保险公司有保险牌照,银行有银行牌照,这些牌照实际上是筑了一个“篱笆墙”,有牌照才能经营。牌照的出现就是意味着要“围起来”,不允许别人进来,尤其是不允许外资进来,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最近保险业出了很多事情,保监会主席也被撤了,就是因为过度保护滋生了腐败、寻租。金融行业需要门槛,但是不能过度地排除别人。如果一味地保护最终丧失的是全球竞争力。我们竞争的对象不仅在国内,更会是面向全球的金融对手。随着人民币的全球化,资金会更多地走出去,同样外资大鳄也会大量涌入,国内的金融业务也会逐步地对外部放开。一味地过度保护,既不能让金融健康发展,同时也侵蚀内部肌体。这几年一直在强调规范和加强监管,2015年异常波动时,把责任都打到外资公司身上,实际上是市场整体杠杆过高导致资金出逃的踩踏。
    建设中国永不落幕
    在投资中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从下到上”;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从上往下”,从众多行业中选择确定性比较高的去投资。在上证众多指数中有一个建筑业指数,通过数据可以发现,不管经济增速是多少,都不会放松投资,整个中国都在建设。因此这个概念就叫做“建设中国永不落幕”。再来看一下建筑业和工业、商业的对比,通过优化选时策略,建筑业指数的表现还是遥遥领先的。自2015年后,工业指数呈现平稳的格局,不是指数本身的平稳而是强化选时后出现的平稳,商业指数是比工业指数强的。因此最近十年在中国投资工业不如投资商业,投资商业不如投资建筑业,这就自上而下选股。                      短线风险需谨慎   再看从下往上选股,还拿建筑行业来说,在这个行业里面再采取一些强化的选股标准,让个股变得更强。如何使个股变得更强呢,比如把建筑行业里的公司按照他的成长性做一个筛选,始终选择成长性比较好的一些公司,一直从上证指数最高点至今,收益率还会远远超过建筑业选时指数,虽然也有回撤,但是会不断的创新高。结合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双向强化以后就可以从A股中获取超额收益。(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2017-06-21 10:31:0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190人气
    上周观点是“要保持一定谨慎”,本周判断“市场走好,但赚钱仍困难”。     短线风险值得注意
    为什么说市场走好,但是投资困难呢?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市场热点轮动太快。往往昨天还是小盘股大跌,今天就又轮到小盘股上涨了。以往这种轮动的过程需要几天,现在快到让人难以把握;其次,原有的盈利模式都被颠覆,现在的监管者手上既有筹码,又有政策,还有资金。这就好比投资者“打牌被人看到了底牌”,整个市场变成仅有“一枝独秀”了。
    当下我们需要去还此前高估值的债。市盈率的中值从一年来最高的112倍跌到现在的65倍,很多小票调整是正常的;目前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市场高估的问题,同时又完成3万亿救市资金解套的任务?只有把市场往价值投资的方向推上一段时间。整个市场的风格转向价值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持续推上一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整个市场的投资者们就必定会谈价值投资了。
    这段时间市场貌似已经走好,但是投资并不容易。市场当前又出现了短线的情绪峰值。从过往数据来看,每当情绪指数处于比较高的峰值时,后续市场都可能会有短期调整。     投资50指数,也有接盘侠的风险
    把今年几个主要的股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表现最好的是上证50指数,从年初到现在涨了8%;上证指数涨了2%,最差的是中证500指数,500指数里就没有好的公司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今年市场就是这么个风气,都在护指数,都在托大市。                 市场转好 赚钱仍难    50指数就一定安全吗?50指数也有当接盘侠的风险。50指数也上也下,不是说只上不下,现在已经上涨一定时间了。从长期历史上看,50指数是A股里面最低效的指数,投资50指数,收益率可能是最低的。从2013年初一直到现在,用优化的方法来投资上证指数,收益率大概是122%,同样方法投资50指数,收益率大约只有一半。当前什么策略比较合适呢?相对来说消费指数和商业指数更合适。为什么会看好这两个指数呢?这两个指数不是大盘股,也不是小盘股,而且都是刚刚才开始转强,而商业指数又有一个小逻辑:“新零售”概念即将来临了。(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2017-06-14 09:49:1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101人气
和节目组商量了一下,从本周起,我节目时间调整为每周二晚上8:30。已经持续了4年多的时间表改了,我和大家都可能要重新适应一阵了。
2017-06-12 11:20:11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611人气
    上周的观点是需要静心等待市场调整充分,本周的观点是不要过于悲观。       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前也不用过于悲观。这么多年的投资经历回看下来,每次市场在最悲观的时刻,看似“万劫不复”,实际却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为什么说不要过于悲观?因为我们从来不相信市场只会“只涨不跌”,也不相信市场只会“只跌不涨”。       市场总是由这样的几群人构成的:一群是投资者,一群是经营者,还有一群则是管理者。既然是由人构成的市场,那就是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看上去每个阶段的下跌都会有其独特的政策环境、国际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似乎都过不去这个坎,但每群人都会针对性的采取的行动,比如在市场已经跌了很多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去捡便宜,这时投资者就发挥了作用;如果市场涨了很多,个股已经没有足够的业绩支撑,这时经营者便会加快变现的脚步,能够从一级市场退出。总是在山穷水尽处看到柳暗花明。       短线机会已现       数周前我们谈过,“成熟的市场是通过代价和时间才逐步成长的,中国市场也无法一步跨越。简单粗暴,把大众参与变成一家独大,那就是把大家往外赶,这个市场逐渐也就会没人玩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又要有一轮搞活创新的新轮回”。今天新华社发文,资本市场不能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这侧面反应市场已经到了过度悲观的阶段,大股东融资盘也已经到了平仓线的边缘。而这些都是“机”的信号。       “危”、“机”向来都是连在一起、相辅相成,危险就是机会,机会就是危险。当前需要做的是,用风控策略去控制可能发生的、过于强烈的波动。       从数据上看,短线机会已经开始,曙光已经初现。在这种调整的底部,用低仓位短线策略,逐渐摊低成本,等待趋势确立。                    无须过度悲观 曙光已经初现     投研的目的不是为了预测,而是为了目标管理和风险控制。比如,想要资产收益率达到何种目标,就需要去想有哪些办法可以靠近和实现目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管理自己会面临的潜在风险。       最近实盘表现来看,一年来蓝筹策略表现优于成长策略,成长策略优于重组策略。但是下阶段个人还会选择重组风格。因为把时间轴拉长,重组策略仍然适合在A股市场再跑十年以上。如果资管规模在50亿以下,以收益率为主导目标的话,肯定是优先选择重组策略。最近一年,虽然三个实盘风格指数都略跑输上证指数,但都还是正收益,所跟踪的标的也是符合了这一年市场的特征,基本实现了跟踪的目标。       短期风格轮动是很难预测的,但投研的目的不是为了预测市场,而是为了目标管理和风险控制。(根据5月15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2017-05-16 09:16:09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202人气
    两周前的观点是“超跌机会已现,要等风暴平息”,本周还是维持之前的判断,还需要静心等待市场调整充分。 当前宏观环境并不乐观,央行正在缩表、金融同业在去杠杆、A股在加强监管和加大IPO。A股不断扩容,使得原本的壳资源等炒作题材失去了基础,表现不佳。今年的市场越来越走向年初的预判,即以调整为主。       业绩或现“前高后低”       目前所有公司的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总体判断业绩“前高后平”。可以看到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8%,这个业绩非常漂亮。但这样大的涨幅是最近五至六年来同比最高的。这个增长实质上是由以“中石油”为代表的石油化工等个别行业带动的,它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增长很高,原因油价复苏导致毛利率上升很快,一季度增幅达21%。除去石油石化这少数几个行业,整个行业一季度的平均毛利率则同比下降达5.5%,依旧处于一个涨量不涨质的一个过程。     这种增长情况源于去年一季度正处于上一个周期的谷底。今年之后的其他时间是否会继续维持一季度的靓丽业绩呢?目前来看是难度很大。                    静心等待市场调整                                               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21.8%       市场估值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这次暴跌那么多之后,并没有带动整个市场的估值的下降,估值形势不容乐观。     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公司集中在最后时刻披露年季报,而整个市盈率中值并没有维持此前下降的趋势,反而随着年报的集中披露而有所上涨,说明这些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年报披露的最后两天,按一季度计算的年化市盈率中值由之前的62倍回升到了68倍,而TTM市盈率中值只有55倍。这说明即便在一季度高增长的情况下,最近一个季度的业绩年化后,还是不如此前四个季度累计水平。     市场的估值压力还是存在的。整体上,还是建议采取防守性的措施。超跌的情况亦如两周以前,也还是存在的。但在 “熊市不言底”,“跌了还会有新低”,什么时候可以进场,还需要耐心。       千亿公司能否独领风骚       从2016年11月28日以来,市场上有将近一半的公司,股价跌幅大于18%;这其中有31家公司股价下跌超过“腰斩”,有1家公司跌幅超过60%。但有几个分类数据特别有意思:市值在1000亿以上的公司,一共有64家,这些公司的平均跌幅只有1.5%;上证指数的跌幅是6%,市场公司的平均跌幅是15.4%。     千亿市值公司中,涨幅前十的有两个共性,一是集中于大消费行业,如家电、白酒、汽车、医药,二是除联通是混改题材外,其余公司同比收入都是正增长。     上周有一个数据,称“国家队”,也就是证金、汇金的几个专用账户的市值达3.75万亿,主要投资于市值百亿以上的公司。这个现象是否代表市场风格持续转变?个人认为这种阶段性的表现并不一定代表了未来二级市场主流盈利模式。从历史数据来看,长期投资大市值公司,效果很差。     哪些公司值得在下阶段关注,我们认为还是要把握五个字:“转特小新优”。“转”,转身型的公司,原来很烂,现在变好了;“特”,是有特质的公司,比如有特质产品或特殊题材;“小”,是市值小的公司;“新”,是次新股;“优”,是优质成长。这五个字放置于全球作为选股标杆都是没问题的。大市值不等于蓝筹加成长,我们的大市值公司的表现是阶段性的,如果没有过高的的收益率追求,有成长性的大市值公司可以继续关注。(根据5月8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2017-05-10 08:59:28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980人气
一、界定“国家队”定义                       在本文中,“国家队”是指包括“汇金、证金公司和外管局旗下3个投资平台以及5只国家队基金”等维稳A股市场主体,共有22个账户。其中1)汇金包括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证金公司包括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包括10个基金资管计划);3)外管局旗下有3个账户,分别是“梧桐树投资、北京凤山投资、北京坤藤投资”。                       二、 “国家队”持有近3.75万亿市值,是A股不可忽略的特殊力量,持股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大金融”,合计82.82%。                         按照上述“国家队”定义的口径测算(下同),截至2017年Q1,“国家队”持有市值合计达3.75万亿元(去年按季度来看,分别是:3.46、3.40、3.49、3.52)。截至2017年一季度,“国家队”的22个账户合计持有A股7196.1亿股,涉及个股1138只,持有市值合计达到3.75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6.44%(前值6.43%).2015年之前,“国家队”持股几乎全部集中在金融行业.2015年Q3后,“国家队”增加了对其他行业股票的配置,包括:医药、机械设备、建筑、交通运输、采掘、公用事业和化工等,相应的降低了金融股的配置比例。截至2017年一季度,“国家队”持有“银行、非银金融、医药、机械、建筑、交运、采掘、公用事业、化工”的市值占比分别为76.66%、6.16%、1.31%、1.21%、1.20%、1.17%、1.15%、1.06%、1.04%。                       三、“国家队”在“市值、估值”上的选择。                         市值方面,“国家队”偏爱于“50-100亿、100-200亿”市值的股票;估值方面,偏爱于低估值的股票(PE低于20倍、20-30倍)。                       四、2017年一季度,“国家队”增加了对银行的配置,增持幅度为0.96%。降低了对“非银金融、房地产和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配置,减持幅度分别为0.31%、0.15%和0.11%。                        银行行业主要增持的为:南京银行(601009)、民生银行(600016)、平安银行(000001)、兴业银行(601166)等;交通运输行业中主要增持的为:南方航空(600029)、建发股份(600153)、春秋航空等;非银金融行业中主要减持的个股集中在证券公司,比如:国金证券(600109)、安信信托(600816)、方正证券(601901)、海通证券(600837)等;房地产行业重主要减持的个股为:世联行(002285)、华业资本(600240)、泛海控股(000046)等;食品饮料行业中主要减持的个股集中在白酒行业,比如:泸州老窖(000568)、古越龙山(600059)、山西汾酒(600809)、双汇发展(000895)等。                       五、截至今年一季度, 证金公司(国家队重要主体)持股市值占A股市值比重小幅回落,汇金公司持股市值占A股市值比重相对平稳。                        截至今年一季度,证金公司(国家队重要主体)持股市值6594亿,占A股市值比重小幅回落。证金公司持股市值占A股市值比重,自去年年初至今一直处于缓慢下行的趋势。按季度来看,比重分别为1.42%、1.37%、1.28%、1.19%、1.13%。行业增减持方面,2017Q1证金公司减持幅度较大的行业是家电(海信电器(600060)、格力电器(000651))等;截至今年一季度,汇金公司持股市值:3.02万亿,持股市值占A股市值比重相对平稳。汇金公司的行业配置中,90%以上都是“大金融”行业,持仓结构变化历来不大。                       六、汇金的持仓规模最大,但投资上增减持个股频率低。证金公司及其资管计划的操作更具灵活性。                         在上述四大类“国家队”的机构主体中,汇金的持仓规模最大,但投资上增减持个股频率低;相应的,证金公司及其资管计划的操作更具灵活性,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队”整体的增减仓以及行业配置的倾向。   (声明:本文为转载)
2017-05-04 00:23:2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638人气
    剧烈调整,必然事出有因
    今年年初以来,有两个主线贯穿始终。一是“稳定”,一是“监管”。稳定的重点不是在市场,是在指数,尤其是上证指数。行情在两会结束后便戛然而止。两会在3月中旬结束,调整也是自3月中旬开始。自两会后,市盈率中值下跌了15%。跌幅主要是由中小市值公司暴跌贡献的,意味着有一半公司的跌幅超过15%,如果投资者手中的个股这段时间跌幅小于15%,那应该还是幸运的少数派。    两会前是“稳定红利”,两会后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保监会,保险行业的入市资金开始收缩。其次是银监会,新的掌门人上任后加强行业监管,去年银行的委外资金还在纷纷寻找私募管理人,到今年则偃旗息鼓,甚至清理委外。第三是证监会,从严监管就更明显了。只要有非理性的炒作,几乎都落不下“窗口指导”,比如“文化影视”、“高送转”、“次新股”、“雄安概念”等。    强化监管打击炒作、新股频发增加供给、收缩资金减少供应的大环境今年不改变,今年的行情会不会绝地反击。     毛利率下降,企业盈利没有改善
    目前还有一千多家年报和两千多家季报要赶在最后一周内全部出完,泥沙俱下。年报季报出完之前,需要保持谨慎。    从已公布的两千多家年报来看,有一点需要留意:毛利率在下降。      超跌机会已现  要等风暴平息    虽然上市公司同比总的净利润略有上升,但毛利率却下降了2%,可见企业的核心经营状况并没有质变,企业主要依靠降价提高销量增加效益。如果市场上大部分公司都能像茅台那样,通过提价来增效,那市场一定是牛市。今年整体从经济宏观角度来看,还是一个以平衡为主的市场;企业效益没有结构上的变化。     超跌机会已现,要等风暴平静
    这半年上证指数从原点回到了原点,基本是零涨幅,市场同期几乎没有一个大指数是跑赢上证指数的,也就是上证50指数微涨3%。深证、中小板、创业板也基本以拉指数为主,个股很难找到持续性赚钱机会,比如数周前提到“逢翘不赶”的次新股,近来已有超过20%的下跌;一带一路板块也出现暴跌;哪怕是兴业银行,都有人“暴力抛盘”。这说明了市场确实发生了某些我们不知道的,但又确实发生了的变化。    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如果不是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因素一直往下走的话,现在的情况反而提示超跌的机会快来了。目前下跌已经到了中后段,但不是末段。回看十多年前,庄股收集筹码,拉升股价的过程,与现在的市场有得一比。主力收集筹码主要有两种路径,要么是大机构吃小机构集中收集,要么是时间换空间耐心收集散户筹码。第一种需要等待市场恐慌盘抛出,把量收集到位,然后拉升。所有很多股民说,为什么就差我的100股,我的100股一抛,就涨了,因为那是恐慌盘裹挟的“带血的筹码”被主力纳入囊中。第二种如果一直没有“带血的筹码”,那就会放长周期,反复震荡、缩量调整。总之机构只有在低位收集够了筹码,才会拉升。
    目前指数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如果暴跌,只要当天有量,市场之后就会出现有一定力度的反弹。这不正常,貌似大机构在吃小机构和散户,后者与前者在博弈时,处在完全不对等的位置,信息和资金都不对等。现在各方虽然用了很多力气,想让资金走向价值、脱虚就实,但未免有点操之过急。成熟的市场是通过代价和时间才逐步成长的,中国市场也无法一步跨越。简单粗暴,把大众参与变成一家独大,那就是把大家往外赶,这个市场逐渐也就会没人玩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又要有一轮“搞活创新”的新轮回。(根据4月24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2017-04-25 09:34:1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284人气
X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