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 会投资

  • 综合
  • 股票
  • 板块
  • 嘉宾
  • 课程
  • 基金
  • 经理
  • 说说
  • 掌评
  • 消息
  • 好看
  • 话题
毛羽

毛羽

VIP
投资顾问
资深市场人士
赞美率:99%
投资顾问
证书编号 : A0460622090001
简介:擅长价值发掘及通过公司基本面发掘股票,在长期的投资经历中发掘万科、金融街、五粮液、江中药业、沈阳机床、中材国际等众多的优质股票以及房地产、银行、工程机械、白酒、化工等投资价值大幅上升的行业。
简介 :擅长价值发掘及通过公司基本面发掘股票,在长期的投资经历中发掘万科、金融街、五粮液、江中药业、沈阳机床、中材国际等众多的优质股票以及房地产、银行、工程机械、白酒、化工等投资价值大幅上升的行业。
人气 21万+
赏金 6971
粉丝数 13239
财神爷 心满晴空 赠送
顶你 dragon 赠送
咖啡 欧总基金经理董事长 赠送
收到的礼物(共13个)
赠送礼物
  • 888牛
  • 688牛
  • 198牛
  • 88牛
  • 68牛
  • 8牛
  • 2牛
  • 1牛
立即赠送
    两周前的观点是“中小创将迎来春天”,目前已经连续上涨了两周,而主要的上涨品种恰恰是“中小创”,本周观点是“近期市场可能调整”。       不应放弃成长股       市场可能会有调整,比较好的策略是将中小盘与大盘股结合的轮动策略。当前市场,不能只看大盘股的上涨而抛弃中小盘股。成长股是整个社会永远追求的主流价值观。今年前段时间很特别,从4月至今基本上呈现出大盘股一枝独秀。但我还是认为成长股不能放弃,这不是偏门,而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虽然这段时间的表现稍微差一点,但机会永远有。     我特别强调成长股是具有高贝塔属性的。高贝塔意味着它的波动弹性很高,比如市场波动1%,它可能会波动2%。这类公司,在下跌时候控制住下行,在上涨的时候补回来就会很快。       短线可能有所调整       现在的市场情况,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是宏观。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公布了中报,利润大增24%,这是一个好现象。去年六月份,实际上是这轮经济L型的底部,而今年的一季度是这轮经济复苏的顶部,现在股票上涨只是一个滞后效应。大盘股也好,小盘股也罢,一季度是业绩复苏增长率最快的时候。已经公布中报的是一些业绩比较好的中小公司,成长幅度是24%;而之后要公布的比如银行股,基本上不增长的。本周后半周到下周会是中报公布的尾声,就会看到利润的情况没有这么乐观了。等所有中报公布完毕后,利润增长可能会回落到20%以内。这一轮经济复苏的涨价概念,该涨的已经涨了;周期股结束,风格会慢慢转到消费、转到服务、转到科技、转到成长。这就是基本的逻辑,而市场也是朝着这个方向一步一步走的。     第二个方面是估值,估值正在一天天地下降,这是一个好现象,利润上升了,同比增幅还挺客观。本周二的市场下跌中位数仅有0.6%,而估值下跌了2.08%,就是估值下降的更多份额是由利润上升创造的。这也是两年以来,市盈率中值首次下降到60倍以内。60倍以内,是否就意味着牛市来了呢?并不能那么乐观,市场有时候是经济的反向指标,经济不好的时候,要想各种办法使股市不下跌,经济转好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必要护盘了。     现在市场向下调整的深度是刹住车了,但是马上就会有牛市这想法激进了些。从短期情绪上,市场可能就会有所调整,两天之前的情绪指数就很高了。       坚定看好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并没有那么神奇,有了人工智能并不能取代一切。人工智能最终的结果是机器能够模仿人类。但它比人类强的地方,首先是运算能力比较强,其次是算法可以持续改进。比如我们看到很多机器人在走路,在机器人走路时胳膊、手都在转动,这一次的转动其实就是一种算法。如何让手和关节在后面的走动中走出更平滑的抛物线,而不至于很僵硬,这些都需要依托于算法。谁的算法更优,谁的效果就会更好,机器做的事情看上去更像一个人,这就是人工智能。     机器能够解决我们的两大问题:第一是解决运算能力不足的问题;第二是解决人需要休息的问题,机器可以永无止休地运作。人工智能最终一定是学习人类,在投资领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绝招”,机器不但可以学得更快,而且还能校验这个“绝招”的正确率有多少、赔率是多少。     阿里最近宣布要开放无人监守系统,这并不是简单的没有人去监守,而是机器去模仿人来监控。机器监控,就要具备行为分析的能力。又比如车牌识别系统,可以让原来的非接触芯片卡全部被车牌识别所替代,便利性大幅提高。但这个简单的车牌数字识别,花费了整个社会好几年的研究。一旦识别准确率提高了,算法提高了,很快就会实现全面应用。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算力好,算法优,会不断学习进步。它会通过几千万个案例来识别人的意图,这就是它在未来可以为我们带来持续不断前进的阶梯,就像电脑初时代,从386、486到奔腾,有的是题材持续的时间和技术提升的空间。(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2017-08-23 09:17:5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124人气
当前市场的三大特点 股市原则之一,逢翘不赶、逢贱不丢。目前的市场有几大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市场进入了多策略时代。齐涨共跌变成了此起彼伏。市场的第二个特征,是经济的复苏已经确定,新资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进入,经济复苏以后,市场轮动的逻辑也是很清楚的。从上游资源开始,然后到制造,再延伸到消费,最后到科技。第三个特征超级主力资金在大板块中主动切换操作。几个亿操作几只股票,几千亿操作一群板块。超级主力主动特征很明显,今天它想让银行涨,银行就涨;明天想让科技涨,科技就会涨。这是一群很了不起的高手,敢于逆市,同时也顺应市场的逻辑来操作。整个上半年,题材稀缺,但涨完了大盘股和上证50指数以后,小盘股和科技股有望迎来下一轮的春天。 市场正在逐渐消化高估值 市场当前的市盈率中值是63倍。周二市场虽然是上涨的,但市盈率中值并没有上涨,反而下跌了0.11%,目前正是中报时间,已经公布中报的270多家公司,净利润平均同比上涨31%。如果扣除靓女先嫁因素,到中报结束公司业绩能够同比上升20%以上,市场高估将大大缓解。中小创将迎春天上一轮市场整体中值峰值在200倍左右,经过两年的调整,估值泡沫已经大为挤压。创业板在这一段的下跌更多,所以反弹也可能会比别的指数更强。周二市场表现也很明显,现在的主力很聪明。从三个实盘周二表现来看,成长上涨超过1%,重组几乎没有上涨,蓝筹上涨一点点,成长一枝独秀非常明显。 行情可以期待得更久一些 当前来看,业绩改善的预期也比较明显。整个市场继续上涨的业绩基础是存在的,这段行情还可以期待得更久一些。这一轮经济周期的底部是在2016年的中报时期,一年前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拐点的底部。经济调整最痛苦的时间已经过去四个季度了,现在是确认期。国有企业去产能之后的效果很明显。从历史数据来看,银行、保险股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率是最低的。今年上半年情况比较特殊,综合了护盘、低估以及题材受到打压三个因素,但市场上涨之后,看相对位置,是到了需要警惕银行股的时候了,而从轮动的角度上看,下一个热点很可能在科技板块产生。如果将银行和科技轮动投资,再增强配置个股,产生的曲线如下图红线,远远跑赢上证指数,不仅安然度过股灾,且5年最大回撤只有17%。中小创将迎春天(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2017-08-09 09:40:2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922人气
超级主力以市场为对手


A股进入了一个复杂时代,原来是“齐涨共跌”的特征,现在分化很严重,转为“异彩纷呈”,各领风骚一段时间。陆陆续续会有一些板块涨得很好,也陆陆续续会有一些板块跌的很厉害,这是一种新博弈的结果。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内部市场的参与资金变了,市场有了一个真正的超级主力。从盘面上,有经验的人是能看出,这种短期的轮动,比如短短几天内,忽然拉升创业板,又忽然换到大盘股,都属主动型行为,而不是被动型的资金。十几年前的所谓“庄家”,几个亿、十几个亿的时候,操作几只小股票,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一个庄家有二十亿资金,同时做三个盘,今天拉一下这个股票,吸引散户;明天压一下那个股票,收收筹码,反复将自己的成本摊摊薄。现在的情况实际上是超级资金的主动行为。今天可以整体拉创业板,明天也可以转到大盘股。不用去看公布出来的信息,这些主力持仓信息已经是滞后的了,要比实际操作晚了很多很多。过去就有些公募基金经理会刻意在公布信息之前,把想要操作的部分隐藏掉,然后将想要让人知道的放出来,诱骗市场。现在可以想象,如果有机构有数千亿资金,背负收益率目标,就有可能利用资金的优势,在很大的、一般人不可能操纵的板块上下力。比如,创业板成分指数整体买入,肯定不会被认为是操纵市场;又比如在蓝筹、上证50这类每天成交额超过上千亿的标的上,一天买上50个亿、100个亿。这些都足以对市场造成方向性的指引作用。 
不要过度频繁追逐热点
现在外围市场的MSCI资金,还停留在纸面阶段,并没有落到实处。实际上对市场有控制力的,就是目前这些超级资金。这些主力已经是把整个市场作为自己的对手盘了。因此,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做股票,比以前的难度要大了很多。这种难度主要是体现在,今天看到的指数都是上涨的,但是账户并不一定是赚钱的。投资者一跟蓝筹,蓝筹开始调整;一跟创业板,创业板开始回调。超级主力也在“割韭菜”,越喜欢去追逐市场的热点,可能越容易吃亏。不要过度频繁地追逐市场热点,如果没那个技能,不如用用多策略。当前市场主要在资源股、蓝筹股、成长股三大板块里面进行轮动。一个办法,就是将这三个板块做成一个组合。现在蓝筹为什么会被拉得这么厉害,是因为它能够满足超级主力对于资金容量的需求。除了上证50以外,还有建设中国、消费中国、公用事业、创新成长等主题,这些其实都是未来可以预期到的机会。只要经济面转好,资源先起,再到周期,继而装备,随之创新。 
指数增强选时
近期环保行业、上证电信、上证公用、水电煤气、深证红利等行业正好进入了多头的指数。我们所说的多头,是通过增强选时以后,刚进入多头的模式。不要过渡追逐热点
以环保行业为例:  通过90多家环保公司所做成的环保指数表现来看,同期上证指数涨了42%,环保行业涨了89%,增强选时之后涨了238%。从结果来看,投资者肯定愿意选择增强选时后的指数表现。但是即使是增强选时后,完全没有回撤也是不可能的,可以尽量将回撤的大小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2017-08-02 00:21:44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557人气
2017-08-02 00:20:28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433人气
   两周前的观点是“创新中国,永不枯竭”,本周判断“目前处于防守区域”。
   环境复杂,要以多策略应对多变化
   现在的环境与之前有所不同。以前同涨同跌,现在则是“跌完之后有涨,涨完之后又有跌”,形成了多变的环境。当前的环境更复杂了,私募机构参与的多了,“吹哨的人”也下场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不断提升应对方略。
   今年总会有一段时间出现这样一个情况:经过一轮反弹之后,就会出现一个急跌,尤其会发生在中小板上。两周前我们还在谈坚定看好中国的新兴产业,认为中国股市不止有漂亮50,还有高新企业。但严酷的现实给了一个小教训。这种情况在过往投资的经历中,发生了不止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在2014年的12月份,整个月都是在涨大票跌小票。
   目前以防守为主
   来看一下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当前市盈率中值还有62倍。中小板和创业板最近总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弹后,出现急跌的情况。这其实从操作上是比较好理解的,类似十多年之前的坐庄策略。庄家出货后打压股价,一定是略有反弹,呈现“反弹状”,然后用很轻的力气稍微一摔,股价便急速往下沉,一直沉到庄家认为可以进场的时候才被接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看到市场存在高估的风险,是因为市盈率中值还有62倍,在2012年底,中小创两年惨跌,当时市盈率中值是37倍左右,现在还有62倍。这就给了主力让中小盘继续往下沉的机会和空间。
   我们可以把目前的市场看成是两支票:一支是小票,一支是大票,超级主力玩的是大票,但也不会放弃小票的机会,其实手中也没多少小票的筹码,就会四两拨千斤,为了收集筹码故意往下砸,原本需要100分的力气,有一众吃瓜群众的恐惧,现在花10分就足够了。目前小票就处在这么一个环境,教练员下场了,有钱,还有政策,所以整体上对小票要谨慎。
   哪些指数仍可做多?
   根据最新的研究,还有一些指数仍然处在多头区域。比如,超大盘指数、资源50指数、上证材料指数、上证能源指数。材料、能源的走强,可以认为是新的经济周期到来了,当下国企、能源类、资源类的复苏非常明显。
   资源指数本身的表现远远落后于上证指数,上证指数5年里面上涨47%,资源下跌了18%,但经过优化的资源指数是上涨128%。资源目前是处在复苏的周期,是通过智能选时的模式,可以让资源指数在下跌的时候能刹住车,上涨的时候能加上油。资源行业刚开始复苏,通过增强后的资源指数的走势远强于本身的资源指数。
   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会让投资发生很大变化,预测中国不用5年的时间会出现没有基金经理的人工智能基金,靠AI和人工智能管理的基金,可能比无人驾驶汽车更早面世。高盛已经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在海外对包括交易员、分析师、基金经理等进行大量裁员,估计也很快也会发生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当中。(根据点掌财经视频整理)
2017-07-19 09:34:33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059人气
    50走强,源于事件驱动
    最近有了一些新的研究。上证50指数、包括一些消费、蓝筹的概念,自3月以来走势一直很强。上证50指数以及300消费指数的持续上涨,到底是价值回归,还是另有缘由?回头去看,由MSCI事件驱动因素所产生偶发因素,恐怕要高于内在价值的原因。何谓事件驱动?就是有“事件”将要发生。通常而言,一个公司有“事件”,是例如“重组、定增、大合同、管理层增持”等等。但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此轮蓝筹行情的最大事件就是加入MSCI。这是一个将会“有新增资金入场的”,而且是“国际大指数会被动带来钱”的新元素。因此“为何50指数会一枝独秀”、“价值个股会一枝独秀”就豁然开朗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不是只有价值和蓝筹,更不是只有大盘。比如前几周提到的“建设中国,永不落幕”,A股的建筑业指数长期走势比上证50指数要好很多。此外“创新中国,永不枯竭”,创新,更是中国30年以来的特征性标签。    当下市场整体还处于多头氛围,但有些指数,比如300消费指数、防御50指数等都已经有了明显的“头部信号”。此外例如公用指数、深证文化指数、消费50指数、商业指数、地产指数,现在都已经要注意风险防范而不是积极冒进。     只谈梦想,带不来真金白银
    每轮牛市的到来,都是伴随着一些重要事件。当年有一句话叫“德隆不倒,大牛市不来”,果然德隆倒了后,牛市就来了。
    当前乐视也面临着种种的问题,乐视是一家极富创新精神的民族企业。今天乐视的股份被司法冻结,意味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已经非常紧张了。分析乐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数百亿的营业收入带来的现金流量是很少的,尤其是16年末,经营现金流出10亿,投资现金流流出100亿,为了寻求平衡,钱只能从筹资现金流来,筹资的100个亿,又变成低效资产。利润表虽然做的很漂亮,但现金流危机是企业自己过度放大杠杆,导致无序扩张带来的严重后果。
    当年德隆轰然倒塌,也是因为资金流的问题。但后来发现德隆在资本市场上收了很多好的资产,还是挺具有远见的。今天不能说乐视做的每一笔投资都是盲目的,但很多投资目前看都是低效的。乐视员工在代表出席各种活动时,表现出的风格都十分类似贾总的风格,谈的东西都很高大,但给人的感觉是不接地气。都在谈梦想,但梦想是带不来真金白银的。100亿的现金流出,靠什么去还?控制人的股权被质押、冻结,可以预见一旦复牌,乐视的股价会面临断崖式下跌。乐视可能会被银行等债权方像“饿虎扑食”般“债务重组”,才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本次实际控制人的股权被冻结,只是推到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中国市场远远不止漂亮50
    投资是要追求确定性的。在大数据和AI智能化时代到来之际,新的定量分析方法、工具层出不穷。AI时代来临,理论上市场什么时候都是好时候,什么时候进去都能赚钱,但要看得是投资者自己的钱多还是钱少,钱少的时候追求潜在高收益,钱多的时候去追求收益率的稳健性。
    300消费指数、上证50指数和上证高新指数最近2年表现最好的是300消费指数,而上证高新跌了25%,貌似上证高新指数很差,但其实不然。对标周期拉长到5年,上证高新指数远远跑赢了上证50和消费300指数。                      创新中国 永不枯竭                                    高新指数、300消费指数及上证50指数优化对比    看一个指数的好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时代的大趋势。美国原来铁路指数、毛皮指数,现在已经没落甚至消失了。对于各类指数,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指数优化,能够让这些指数在上涨的时候跟得上,下跌的时候不跟随下跌,相当于一辆汽车装上了刹车。上证高新指数是高贝塔指数,波动率很大,做这些股票的时候容易过山车。经过优化后,上证高新指数收益可以远超预期。这些指数还有很多,诸如中创新兴、创业新兴、高端装备、科研服务指数等,总之中国市场远远不止漂亮50,代表创新中国的好指数还有很多。(根据点掌财经视频整理)
2017-07-05 09:08:0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967人气
    本周判断“短线风险需谨慎”。     谨慎指数陡升,应保持谨慎
    市场总是有些规律可循的,但往往又会出人意料。上周我们分析投资50指数也会有接盘侠的风险,从过去一周情况来看,50指数的确高位回调。近期的反弹属于“弱势反弹”。大盘下跌至今,按理说出现的反弹应该是一波很有力度的反弹,但目前来看“不温不火”,注定了目前只是一个“弱势”的行情。
    在“弱势反弹”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情绪指数。周五是短线情绪的高点,周一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情绪指数的峰值。每次短线情绪处于高位时,后续市场回调的概率很大。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果没有估值低估的机会,长线价值机会约等于没有,而短线机会又到了一个风险区。目前谨慎指数也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因此对目前的行情应该保持谨慎,不要太乐观。
    金融行业不宜过度保护
    今天周小川行长在陆家嘴论坛上讲了一个重要观点,虽然目前对金融行业非常保护,但是也要持开放的态度。这几年金融行业中最紧俏的是牌照,支付公司有支付牌照,保险公司有保险牌照,银行有银行牌照,这些牌照实际上是筑了一个“篱笆墙”,有牌照才能经营。牌照的出现就是意味着要“围起来”,不允许别人进来,尤其是不允许外资进来,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最近保险业出了很多事情,保监会主席也被撤了,就是因为过度保护滋生了腐败、寻租。金融行业需要门槛,但是不能过度地排除别人。如果一味地保护最终丧失的是全球竞争力。我们竞争的对象不仅在国内,更会是面向全球的金融对手。随着人民币的全球化,资金会更多地走出去,同样外资大鳄也会大量涌入,国内的金融业务也会逐步地对外部放开。一味地过度保护,既不能让金融健康发展,同时也侵蚀内部肌体。这几年一直在强调规范和加强监管,2015年异常波动时,把责任都打到外资公司身上,实际上是市场整体杠杆过高导致资金出逃的踩踏。
    建设中国永不落幕
    在投资中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从下到上”;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从上往下”,从众多行业中选择确定性比较高的去投资。在上证众多指数中有一个建筑业指数,通过数据可以发现,不管经济增速是多少,都不会放松投资,整个中国都在建设。因此这个概念就叫做“建设中国永不落幕”。再来看一下建筑业和工业、商业的对比,通过优化选时策略,建筑业指数的表现还是遥遥领先的。自2015年后,工业指数呈现平稳的格局,不是指数本身的平稳而是强化选时后出现的平稳,商业指数是比工业指数强的。因此最近十年在中国投资工业不如投资商业,投资商业不如投资建筑业,这就自上而下选股。                      短线风险需谨慎   再看从下往上选股,还拿建筑行业来说,在这个行业里面再采取一些强化的选股标准,让个股变得更强。如何使个股变得更强呢,比如把建筑行业里的公司按照他的成长性做一个筛选,始终选择成长性比较好的一些公司,一直从上证指数最高点至今,收益率还会远远超过建筑业选时指数,虽然也有回撤,但是会不断的创新高。结合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双向强化以后就可以从A股中获取超额收益。(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2017-06-21 10:31:06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191人气
    上周观点是“要保持一定谨慎”,本周判断“市场走好,但赚钱仍困难”。     短线风险值得注意
    为什么说市场走好,但是投资困难呢?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市场热点轮动太快。往往昨天还是小盘股大跌,今天就又轮到小盘股上涨了。以往这种轮动的过程需要几天,现在快到让人难以把握;其次,原有的盈利模式都被颠覆,现在的监管者手上既有筹码,又有政策,还有资金。这就好比投资者“打牌被人看到了底牌”,整个市场变成仅有“一枝独秀”了。
    当下我们需要去还此前高估值的债。市盈率的中值从一年来最高的112倍跌到现在的65倍,很多小票调整是正常的;目前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市场高估的问题,同时又完成3万亿救市资金解套的任务?只有把市场往价值投资的方向推上一段时间。整个市场的风格转向价值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持续推上一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整个市场的投资者们就必定会谈价值投资了。
    这段时间市场貌似已经走好,但是投资并不容易。市场当前又出现了短线的情绪峰值。从过往数据来看,每当情绪指数处于比较高的峰值时,后续市场都可能会有短期调整。     投资50指数,也有接盘侠的风险
    把今年几个主要的股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表现最好的是上证50指数,从年初到现在涨了8%;上证指数涨了2%,最差的是中证500指数,500指数里就没有好的公司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今年市场就是这么个风气,都在护指数,都在托大市。                 市场转好 赚钱仍难    50指数就一定安全吗?50指数也有当接盘侠的风险。50指数也上也下,不是说只上不下,现在已经上涨一定时间了。从长期历史上看,50指数是A股里面最低效的指数,投资50指数,收益率可能是最低的。从2013年初一直到现在,用优化的方法来投资上证指数,收益率大概是122%,同样方法投资50指数,收益率大约只有一半。当前什么策略比较合适呢?相对来说消费指数和商业指数更合适。为什么会看好这两个指数呢?这两个指数不是大盘股,也不是小盘股,而且都是刚刚才开始转强,而商业指数又有一个小逻辑:“新零售”概念即将来临了。(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2017-06-14 09:49:1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105人气
和节目组商量了一下,从本周起,我节目时间调整为每周二晚上8:30。已经持续了4年多的时间表改了,我和大家都可能要重新适应一阵了。
2017-06-12 11:20:11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614人气
    上周的观点是需要静心等待市场调整充分,本周的观点是不要过于悲观。       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前也不用过于悲观。这么多年的投资经历回看下来,每次市场在最悲观的时刻,看似“万劫不复”,实际却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为什么说不要过于悲观?因为我们从来不相信市场只会“只涨不跌”,也不相信市场只会“只跌不涨”。       市场总是由这样的几群人构成的:一群是投资者,一群是经营者,还有一群则是管理者。既然是由人构成的市场,那就是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看上去每个阶段的下跌都会有其独特的政策环境、国际环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似乎都过不去这个坎,但每群人都会针对性的采取的行动,比如在市场已经跌了很多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去捡便宜,这时投资者就发挥了作用;如果市场涨了很多,个股已经没有足够的业绩支撑,这时经营者便会加快变现的脚步,能够从一级市场退出。总是在山穷水尽处看到柳暗花明。       短线机会已现       数周前我们谈过,“成熟的市场是通过代价和时间才逐步成长的,中国市场也无法一步跨越。简单粗暴,把大众参与变成一家独大,那就是把大家往外赶,这个市场逐渐也就会没人玩了,再过几年,说不定又要有一轮搞活创新的新轮回”。今天新华社发文,资本市场不能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这侧面反应市场已经到了过度悲观的阶段,大股东融资盘也已经到了平仓线的边缘。而这些都是“机”的信号。       “危”、“机”向来都是连在一起、相辅相成,危险就是机会,机会就是危险。当前需要做的是,用风控策略去控制可能发生的、过于强烈的波动。       从数据上看,短线机会已经开始,曙光已经初现。在这种调整的底部,用低仓位短线策略,逐渐摊低成本,等待趋势确立。                    无须过度悲观 曙光已经初现     投研的目的不是为了预测,而是为了目标管理和风险控制。比如,想要资产收益率达到何种目标,就需要去想有哪些办法可以靠近和实现目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管理自己会面临的潜在风险。       最近实盘表现来看,一年来蓝筹策略表现优于成长策略,成长策略优于重组策略。但是下阶段个人还会选择重组风格。因为把时间轴拉长,重组策略仍然适合在A股市场再跑十年以上。如果资管规模在50亿以下,以收益率为主导目标的话,肯定是优先选择重组策略。最近一年,虽然三个实盘风格指数都略跑输上证指数,但都还是正收益,所跟踪的标的也是符合了这一年市场的特征,基本实现了跟踪的目标。       短期风格轮动是很难预测的,但投研的目的不是为了预测市场,而是为了目标管理和风险控制。(根据5月15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2017-05-16 09:16:09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205人气
X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