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轮市场整体中值峰值在200倍左右,经过两年的调整,估值泡沫已经大为挤压。创业板在这一段的下跌更多,所以反弹也可能会比别的指数更强。周二市场表现也很明显,现在的主力很聪明。从三个实盘周二表现来看,成长上涨超过1%,重组几乎没有上涨,蓝筹上涨一点点,成长一枝独秀非常明显。 行情可以期待得更久一些 当前来看,业绩改善的预期也比较明显。整个市场继续上涨的业绩基础是存在的,这段行情还可以期待得更久一些。这一轮经济周期的底部是在2016年的中报时期,一年前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拐点的底部。经济调整最痛苦的时间已经过去四个季度了,现在是确认期。国有企业去产能之后的效果很明显。从历史数据来看,银行、保险股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率是最低的。今年上半年情况比较特殊,综合了护盘、低估以及题材受到打压三个因素,但市场上涨之后,看相对位置,是到了需要警惕银行股的时候了,而从轮动的角度上看,下一个热点很可能在科技板块产生。如果将银行和科技轮动投资,再增强配置个股,产生的曲线如下图红线,远远跑赢上证指数,不仅安然度过股灾,且5年最大回撤只有17%。
(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高新指数、300消费指数及上证50指数优化对比 看一个指数的好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符合时代的大趋势。美国原来铁路指数、毛皮指数,现在已经没落甚至消失了。对于各类指数,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指数优化,能够让这些指数在上涨的时候跟得上,下跌的时候不跟随下跌,相当于一辆汽车装上了刹车。上证高新指数是高贝塔指数,波动率很大,做这些股票的时候容易过山车。经过优化后,上证高新指数收益可以远超预期。这些指数还有很多,诸如中创新兴、创业新兴、高端装备、科研服务指数等,总之中国市场远远不止漂亮50,代表创新中国的好指数还有很多。(根据点掌财经视频整理)
再看从下往上选股,还拿建筑行业来说,在这个行业里面再采取一些强化的选股标准,让个股变得更强。如何使个股变得更强呢,比如把建筑行业里的公司按照他的成长性做一个筛选,始终选择成长性比较好的一些公司,一直从上证指数最高点至今,收益率还会远远超过建筑业选时指数,虽然也有回撤,但是会不断的创新高。结合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双向强化以后就可以从A股中获取超额收益。(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50指数就一定安全吗?50指数也有当接盘侠的风险。50指数也上也下,不是说只上不下,现在已经上涨一定时间了。从长期历史上看,50指数是A股里面最低效的指数,投资50指数,收益率可能是最低的。从2013年初一直到现在,用优化的方法来投资上证指数,收益率大概是122%,同样方法投资50指数,收益率大约只有一半。当前什么策略比较合适呢?相对来说消费指数和商业指数更合适。为什么会看好这两个指数呢?这两个指数不是大盘股,也不是小盘股,而且都是刚刚才开始转强,而商业指数又有一个小逻辑:“新零售”概念即将来临了。(根据点掌财经视频内容整理)
投研的目的不是为了预测,而是为了目标管理和风险控制。比如,想要资产收益率达到何种目标,就需要去想有哪些办法可以靠近和实现目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去管理自己会面临的潜在风险。
最近实盘表现来看,一年来蓝筹策略表现优于成长策略,成长策略优于重组策略。但是下阶段个人还会选择重组风格。因为把时间轴拉长,重组策略仍然适合在A股市场再跑十年以上。如果资管规模在50亿以下,以收益率为主导目标的话,肯定是优先选择重组策略。最近一年,虽然三个实盘风格指数都略跑输上证指数,但都还是正收益,所跟踪的标的也是符合了这一年市场的特征,基本实现了跟踪的目标。
短期风格轮动是很难预测的,但投研的目的不是为了预测市场,而是为了目标管理和风险控制。(根据5月15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