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 会投资

  • 综合
  • 股票
  • 板块
  • 嘉宾
  • 课程
  • 基金
  • 经理
  • 说说
  • 掌评
  • 消息
  • 好看
  • 话题
毛羽

毛羽

VIP
投资顾问
资深市场人士
赞美率:99%
投资顾问
简介:擅长价值发掘及通过公司基本面发掘股票,在长期的投资经历中发掘万科、金融街、五粮液、江中药业、沈阳机床、中材国际等众多的优质股票以及房地产、银行、工程机械、白酒、化工等投资价值大幅上升的行业。
简介 :擅长价值发掘及通过公司基本面发掘股票,在长期的投资经历中发掘万科、金融街、五粮液、江中药业、沈阳机床、中材国际等众多的优质股票以及房地产、银行、工程机械、白酒、化工等投资价值大幅上升的行业。
人气 18万+
赏金 6761
粉丝数 13238
顶你 dragon 赠送
咖啡 欧总基金经理董事长 赠送
咖啡 欧总董事长 赠送
收到的礼物(共12个)
赠送礼物
  • 888牛
  • 688牛
  • 198牛
  • 88牛
  • 68牛
  • 8牛
  • 2牛
  • 1牛
立即赠送
    轻仓观望     本周观点是“轻仓观望”。
    先回顾一下前期观点:5月30日观点是“风险不高,机会也不大”;上期观点是“短期要降低仓位”。
    至于本周,基本结论是:若两到三天内不反弹,市场向下的幅度就会比较大。
    从时点上说,明天或后天可能大盘企稳,因此如果现在清仓不科学。市场中让人不放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MSCI的临近,欧洲杯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因,A股市场估值太高,在100倍以上的高位。如果要有一波像样的行情,一定要调整到位,不调整到位,就只能是反弹下跌,再反弹再跌,跌到一定程度要敢于抢反弹,抢到反弹之后,做短不做长。
    隔日交易,排除噪音     有网友讨论盘中数据和交易指标的问题,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盘中数据假象多。我做过很多模型,按我个人经验,盘中的数据实用性不高。
    我喜欢“隔日交易”,就是说今日盘中有再大的波动,第二天再操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盘中一天的涨涨跌跌变化,情绪性的因素占了主导。学电子的人都知道信号和噪音之间的关系,盘中交易,信号远远弱于噪音,噪音的干扰性非常大。在投资的时候,要尽量过滤掉噪音,保持住信号,而信号的有效来源,日数据比盘中数据要高很多,除非有一套非常不错的高频算法,在实践中也是很难追求的,做到了就是顶级大师西蒙斯的水平。国内高频交易系统中最顶级的配置,也是将服务器放在离交易所的机房最近的地方,利用数据的时间差,来获得交易的优势。绝大部分人处理不了日间交易数据和模型,根据日间数据交易,失败的概率较高。(根据:6月13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节目采访整理)
2016-06-15 09:42:27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519人气
    短线谨慎     对于这波反弹需“降温”,提醒短线要防范风险。
    今年年初有个预判:今年做短不做长。在去年狂潮般的牛市之后,现在的市场是修身养息期,目前对市场构成最大的利好是6月中旬MSCI的入市,如果成功,能为我们带来两三百亿的资金,这两三百亿是支撑近期A股市场的原因,而现在已经到了接近收官的阶段。
    一方面,距离消息的公布不是很长时间了。从避险角度看市场习惯“买传闻,卖新闻”——传闻出来时购买,快接近于新闻出台之时,就要卖。比如说迪士尼概念股,现在谁要再去炒迪士尼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另一方面,从盘面上看,近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量能跟不上,已经明显缩量了。前期的阻力位也已显示出来,经过计算,在阻力位附近沪深成交了14万亿,靠现在的量能上去是有些困难的。从统计数据分析,风险指数已经偏高,短线应该降低仓位,虽然中期趋势还是持股。
    从估值看,目前市场有一半公司的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犹如百岁团队去跑马拉松,偶尔迸发一下可能有点机会,但后劲不足,因此适当注意风险。因此现在操作策略是不要清仓也不要加仓,适当将前期获利的部分高抛,能否低吸,要看下一步市场的情况。     熊市策略:“超跌”“预收”跑赢市场     在市场低迷之时的选股逻辑,要靠基本面。寻找有基本面支撑的、超跌的股票。“超跌”是指一个月跌了20%以上的股票,“基本面支撑”是指预收销售率、预收账款同比大于等于50%。所谓“预收”,是公司没发货,钱已经收了,这在普遍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更说明了公司基本面强势。如果预收销售率还比较高,占了收入的一定份额,机构还在不断吸货,就一定会成为下一个强势股。这是熊市里做反弹屡试不爽的策略。
    5月16日,给出了13家股票池,还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截止上周五,13家股票无一下跌,全部上涨,平均上涨10.7%,同期指数上涨不到4%,比指数强170%,最大一只涨幅为19.5%,最小的0.17%,其余均在5%以上,远远跑赢市场。这样的策略,在熊市中,我们的经验是只要不是单边下跌,只要有机会,策略就会比市场强。     实盘指数跟涨不跟跌     在阿牛直播首页的实盘指数,目前到了扭亏的临界线。去年6月1日推出实盘指数以来,重组100表现最好,仅跌了0.1%。而在这一年的过程中,还有3个阶段盈利。
    一年时间,通过1500万资金的投资,可以看出指数的两大特点。        第一,具备代表性。能反映重组、成长、蓝筹三种风格,反映出与市场一样的跟踪特性。重组,作为最强的风格代表,在市场跌了39.2%的情况下,它微跌0.1%。成长跌4%,蓝筹跌8.2%。可见,在A股市场里不能一味强调投资蓝筹股、投资价值股。普通投资者一定要认真分析A股运营的核心、内在的动因。在经济转型时期,有一群低效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转型到未来经济,重组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注册制开放与否,都会是主题。比如美国50、60年代到70、80年代,每次经济的升级换代,都免不了一批公司被重组,这是很正常的,尤其对大国经济来讲。
    第二,指数跟涨不跟跌。去年5178高点后的市场暴跌,指数却只是微跌。第二次8月暴跌、第三次市场熔断,指数同样抗住了。这是三次暴跌的实际表现。同样,近三个月来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大盘上涨,指数也跟涨,大盘下跌,指数能控制住下行风险。让投资者能紧跟市场向上的机会,又规避下跌的风险。同时,在指数建立之初,为了便于投资者模仿,我们没有使用对冲。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太容易理解期货,大部分开不了期货账户,交易有门槛,所以我们就用简单的方法,也能控制住市场下行的风险,保持跟涨不跟跌。(根据6月6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2016-06-08 09:47:08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867人气
    振幅太小,行情沉闷
     这一周的行情,用一个字形容“闷”。现在的上证指数可能是从业以来,连续15天看到振幅最小的一次,振幅只有2.86%。2014年4月份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那时振幅4%,现在却连3%都不到。市场的活跃度是吸引投资者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股市定价功能的体现,如果没有了活跃度,股市便失去了其一大重要的功能。
    看现状,很像回到了德隆老三股的时候。当年德隆用大量的资金做庄三只股票,做到最后,资金难以维系,而那时老鼠仓又增多。价格涨上去,老鼠仓会低买高卖,价格跌下来,可能爆仓。结果,德隆的股票就逐渐没有了成交量,没有了波动,每天像一条直线,这与今天的A股指数如出一辙。
    指数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这很可能与所谓国家队入市有关。国家队没有公布游戏规则,在不透明的情况下频繁参与市场,就会导致德隆效应。最近来看,只要盘面向下,就有股力量支撑住,比如50指数发力把指数拉上去。但是向上走也并非易事,因为基金机构不敢冒然往上拉,一旦上涨,大资金又会慢慢出货,释放出流动性。于是指数就“卡”在这里。长此以往,市场就会失去定价功能,没有波动性,更无法吸引海内外投资者。     风险近底,机会度也不高
    现在的市场,风险指数已经靠近底部,因此买股的风险并不高。可是同样价值度也不高。在两者都偏低的情况下,发动行情很有可能中小行情,最好是在有力度的调整后发动行情。
    这两周的观点都是“静观其变”,对机构投资者来说,此时是不敢贸然进场的。统计今年年初到现在的基金,能赚钱的寥寥无几,资产荒严重,而指数变成一条横线后更挣不到钱。     主板和新三板可能形成跷跷板效应
    如果按照如今新三板快速发展的模式,新三板可能会成为独立于两个主板之外的有效市场,起到资金分流的作用。当然,目前还不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首先,时间可以解决两者的竞争性问题。目前主板和三板还没有很强的竞争性,三板的入门门槛是500万,普通投资者几乎没机会介入。
    其次,新三板的开立为机构投资者迎来一个新时代。目前私募基金做市放开,如果说公募基金也可以投资新三板的话,把这两股增量的活水导入到新三板脱虚就实,这将有利于国家产业布局。同样也会对现有板块产生一定冲击。而且这种冲击时间越长,新三板消息曝光得越多,热度越高,赚钱效应越强,从而影响到主板投资人骚动……总之,新三板的开立为机构投资者迎来了一个赚钱的新时代,但对主板的影响是长期的。
    目前,新三板的分层新规,比创业板的利润更高,而且维持政策和分层政策在硬指标上都打6折。通过这个不低的标准,我们可以理解管理层的苦衷——即出台这个政策意图尽量保护好主板不受影响。但换个角度说,如果真有这么业绩优秀的公司去了新三板,拦水坝一打开,就是有1000个公司的主板市场。一旦有赚钱效应发生,就意着A股、主板和新三板可能会形成跷跷板效应。(根据5月30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2016-06-01 10:04:2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2089人气
行情来到,需要积极应对

如何选股,可以参考前期文章
2016-06-01 00:35:4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964人气
    上周我的观点是静心等待,本周我的观点是短线有反弹,但这只是下跌过程中的反弹,不要太过于乐观,继续维持上一周的大观点,静心等待。     短期小反弹,但不能忽视两大问题     这一周的小观点是短线有反弹,这个反弹是偏短期的机会,从数据上看,上周五就有反弹的预兆,周一市场印证了观点。        不过,在这波反弹值得注意两点。
    第一,高估值不支持大行情。目前A股市盈率中值94倍,虚火还是比较旺。从行情上看,2014年底行情快速拉升,不能说明经济有多好。现在中国股市的特点,是投资成本上去就下不来了,涨得快跌的慢。而外盘正好与此相反,快跌慢涨。所以中国股民对股市很有信心,其实在我们来看更是熬人。第二,企业的盈利情况看,权威人士说要长期走“L型”,数据上看上市公司的微观基本面表现也不乐观,一季度可比毛利率下降了3%,可比净利润率下降的更多,达到6%,企业的利润情况和盈利能力很不理想。一般来说,企业的调整将超过8个季度,现在才刚刚开始,对于慢熊行情要有心理准备。     慢熊市场中,挑基本面很关键     在熊市的选股策略,是选择拥有基本面支持的、有特质的、特殊题材的公司,近一个月来,这些版块行情已经初露端倪。从点掌财经发布的重组指数看,创建以来已经跑赢了市场66%。最近一个月,重组指数实盘跌了2.7%,大盘指数跌了7.3%,比指数强了5%;从成长指数看,相对指数强了5.3%;从蓝筹指数看,比市场强了6.3%。从三大指数的强弱看,近一个月蓝筹最强,重组最弱,成长居中。似乎在暗示我们,在震荡向下的行情中选股,一定要找好公司,从基本面着手选股,更能跑赢大盘,走出独立行情。     通过“预收”指标寻找潜力牛股     谈一个基本面的重要数据——预收账款,其在公司年报中均有披露。一般投资者看年报,较多关注的是利润,它一般伴随着销售收入的增长或者是盈利能力的增强而增长。而走在销售收入之前的一项指标,便是“预收款”。举个例子,如煤炭在销售紧俏之时,很多公司先把钱支付给矿山,一段时间后才能拿到货。而矿山拿到了这笔收入,不是记在收入上,而是记在负债上,将来公司用商品去偿还。因此预收账款走在销售收入之前。如果预收账款比较高,且占收入的比重较高,比如10%以上,说明该公司有先收到钱的潜质。同时,预收账款同比增长,说明该公司的货物更紧俏了,然而若大部分投资者没有发现这一变化,而被机构投资者发现,机构投资者越来越集中,说明这家公司更很有可能是业绩增长的黑马。     满足这些条件的企业基本面良好,但并不代表可以赚钱,还需将基本面和市场面相结合。如果再能找到暴跌的时候这些公司超跌,那就更好了。可以借鉴这些方法,结合基本面和股价超跌表现,找出超跌的股票。(根据5月16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2016-05-18 10:12:40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1554人气
2016-05-17 09:35:03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4595人气
    4月11日,我给出了“半仓操作,不宜追高”的观点。其中阐述的原因就是估值不好,风险偏大。这一个月来市场将风险演绎得较为彻底,而今天我给出的策略是“静心等待下次机会”。     三大“障碍”拦路,缺乏中长期机会
    为何要等待?三大原因。        第一是估值。在我跟踪的估值数据中,市场市盈率的中值表现在四月底突然出现了向上的攀升。这说明在公布年报、季报的过程中,往往是“靓女”先亮相,“丑女”后亮相。报表数据不佳的,集中在最后几天公布,在同一天公布的几百家中浑水摸鱼,不引人注目。但是却逃离不了数据图形的火眼金睛。数据清楚显示,市场中值在年报最后几天突然飙升。基于4月低市场没有大跌,也没有大涨,估值的飙升就是公司业绩不佳的表现。现在市盈率中值已经100倍,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有长期机会的,我们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这也决定了今年的战略大方向是做短不做长,长线仓位一定要控制,短线、中线仓位随机调整。
    第二,市场风险没有充分释放。本轮小行情的启动,是在春节以后、两会以前。两会前2月25日暴跌,事后知道是一次新版“530”,市场发生了一次突然逆转,主席换了,方向也全变了。到现在为止这一轮行情在前几天也走到了尽头。更重要的是,现在市场的风险还没有完全释放。
    谈到风险,通常一轮行情的启动,尤其是在熊市中,需要基于风险释放到接近于底部之时,才会反转向上。而在牛市中,一波行情接一波行情,还未等释放完全,又来一波。现在的市场,类似熊市,行情启动必须要形成超跌,让风险彻底释放。释放完以后,行情力度的动能才能足够大。
    第三,从基本面分析,中期底部未到。从市场风险释放程度的数据分析图上看,过往每一次扎实的底部,都会出现明确的底部信号,而现在中期底部信号还未发出,从基本面上看,没有大机会
    基于以上三点,请大家耐心一点,保持一点平常心,不要太过于计较涨跌,耐心等待将来的机会。
    点掌“实盘指数”跑赢大盘60%     在阿牛网的首页,有重组100、成长100、蓝筹100三大实盘指数。该实盘是投资了1500万成立的,每个实盘投资500万,各精选约100只股票。实盘指数建仓时,指数正在4900点高位。     实盘每天下午3点半之前更新当天最新的实盘情况,投资者可以真实地看到1500万资金的净值变动,百分百真实。券商提供每个月最新的对账单。
    此外,成立的三大实盘,对标重组、成长、蓝筹三大风格。从图形上看,重组风格走势最强。4900点建仓到现在跌了1.1%,成长指数跌了5.2%,蓝筹指数跌了10.4%,三个实盘平均跌5%左右,而大盘指数跌了41%。其中重组最强,成长其次,蓝筹最弱,与广大投资者的真实感受相同。
    再看最近一个月,重组跌了0.6%,指数跌了5.12%,相对指数强近5%。可见最近一个月实盘明显跑赢了指数,更明显的是,大盘这两天暴跌,实盘指数却巍然不动。
    此外,指数的作用还给全国的投资者立了一个标杆。如果投资者跑赢了点掌指数,就相当于跑赢了全国95%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点掌财经的口号,是“和靠谱的人一起聊股票”,这里的“靠谱”不等于100%正确,却是帮助关注阿牛直播的投资人将市场平均10%的挣钱概率提高到60-70%,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这一概率可以叠加提高到90%以上。正如我所说,不要争一天的长短,而要争长期的回报。股票投资,一次的失败或成功都不重要,要的是长期的积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      影响投资决策的“α”与“β”基因    投资有3大重要要素,第一是选股,选比一般水平强的股票,通常有个术语叫“α”,它代表的公司的内在质地,投资时要选“α”基因强的公司;第二是选时,就是要选恰当的时机,把握买卖关键时点。有时候还要选波动空间大的公司,这称之为“β”因素,“β”犹如市场弹性,市场涨一你涨二,“β”就是二,选更强波动的公司,在大幅向上波动的时候抓住他,向下波动的时候离开他,这是所谓的“投机操作”;第三是懂得风控。风控简而言之就是赌博下注,现在若有9成赢的概率,你是否能全仓买入?操作策略与成功概率和预测的赔率相关,找到合适的仓位买入,这就是风控。
    在上轮行情开始时,也就是3月7号、14号两天,分别给过一个组合。3月14号组合的10支股票,平均涨幅为35%。但提供的股票也并非百发百中。7号的股票池有2支亏损,但是平均涨幅也在10.4%,同期指数只涨了1%左右。两期组合一共20支股票,只有2支亏损,平均涨幅25%。因此相比于“船小好调头”的散户来说,作为专业资产管理人,并非以收益论英雄,除了收益率,还要有资产管理的稳健性,还要有足够的管理容量,综合管理难度大大增加,这也体现了专业选手的职业水准。(根据5月9日阿牛直播《主题投资》视频采访整理)

2016-05-11 17:07:54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4387人气
今天下午节目之前,我收到了点掌财经推送的消息——平台新创“抢先提问”功能,觉得非常有意思。什么是“抢先提问”?就是我收到了“风雨”、“老葛”、“灰太狼一家”三位投资者的提问。比如“风雨”问“我想知道明天大盘的走势”等。这个功能有两大好处。第一,嘉宾来演播室直播,从此不再盲目,与用户互动也更贴近。虽然个股问题提问量最多,但从嘉宾角度说,希望大家多问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教学相长。第二,提前准备,回答更充分。比如有人问,您对体育行业怎么看,我就可以提前准备,而不是临时做节目被问及,只能从我以前的投资经验和脑海中残存的信息中搜索答案,必定影响效果。所以希望用户朋友们多用“抢先提问”功能。该功能在点掌财经的回看页面中可以找到,事先向嘉宾提出问题。(根据4月11日晚《主题投资》整理
2016-04-12 16:35:24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499人气
      这周指数是窄幅波动的一周,从一周的情况来看,三大实盘指数都跑赢了大盘。重组100指数,一周涨了1.42%,指数一周涨了0.85%,波动曲线相对稳健,波动不大。这反映出资产管理者的风格。成长100指数,一周涨了1.36%,蓝筹一周涨1.34%,都强于市场。三大实盘涨幅都在1.3和1.4之间,说明市场是普涨风格。同时,我们发现天翼重组策略的指数,已经创新高了,在创新高的过程中波动性比较大。而实盘指数,虽然没有创新高,但在去年6月1日大盘4900点时建仓后,经历大盘暴跌的过程中,始终平稳,波动性极小,属于稳健的风格。选盈利,还是要稳健?这是不同操作风格的差异。大部分投资者都会事后都会说“我就是要赚钱”。但是根据我十几年资产管理的经验,选择盈利风格的操作,投资者往往要付出很高的机会成本,对管理者的压力也大。最近我将私募基金把在上一轮股灾中客户的申购和赎回情况做了对比,发现往往在最高点有很多人申购,在最低点也有很多人赎回,这样当然不是管理人的错,投资者的情绪是没办法控制的,但这样的结果就是间接地让投资者追涨杀跌。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者,追求的是相对的高收益,相对的稳健性,可以做到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去定制策略。(根据4月11日晚《主题投资》整理)
2016-04-12 16:32:45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344人气
2016-03-15 08:33:09 展开全文 互动详情 640人气
X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